别忘了设对照

 
    别忘了设对照

·方舟子·

几年前国内媒体曾经报道过美国国会议员嫌国会大厦太破旧,
要求重建豪华的新国会大厦,否则就把国会搬到田纳西州的孟菲
斯。其实那是美国报纸《洋葱》编的政治笑话。《洋葱》是一份
讽刺文学周刊,专门虚构一些新闻讽刺国际和美国时事,类似于
现在在国内网上很流行的“恶搞”,只不过它是非常专业地一本
正经地做报道的,在形式上和真正的新闻毫无区别,不了解《洋
葱》的背景和缺乏幽默感的人就会信以为真,欣赏不了其幽默,
反而要怪《洋葱》骗人。

最近我发现《洋葱》鸟枪换炮,也做起了电视新闻节目,把
视频放在其网站上。这些节目视频和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也
完全一样,有新闻主播、谈话嘉宾、采访对象,内容包括时事、
教育、文化、娱乐、科技等,除了内容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
表面上非常的专业。

其中有一则科技报道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花了120万美元完
成了一项研究,用3000只猴子做实验证明用刀刺伤猴子能降低猴
子的寿命。这则明显是在讽刺美国政府资助无意义的科研的虚构
新闻,其实验设计却非常专业:这项“研究”分别用小猴、老猴、
孕猴做实验,发现结果相同;用刀刺在猴子身上的不同部位,例
如腹部、颈部、眼窝,结果也一样。更绝的是,它还不忘设立对
照组,用拳频繁击打对照组的猴子并不能降低其寿命,表明导
致刺伤组的猴子寿命降低的因素是生理的而不是心理的。

看来这则新闻编造者的科学素质还真不低,甚至超过了一些
中国科研人员。国内许多科学实验的设计的严密程度还不如它,
往往有意无意地不设对照组。我在国内读大学本科时,曾到中科
院的研究所做毕业论文,碰到一位在中医学院读完研究生的人也
在那里做实验。他告诉我,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证明某种中药
能够抗癌,方法是把该中药药液加入到癌细胞培养液中,发现癌
细胞被杀死了。我问他有没有做对照,比如把中药药液加入到正
常细胞培养液中,而正常细胞还活得好好的?他笑着说,中药的
药理实验是从来不做这种对照的,否则如何交得了差?

我后来读了一些证明中药的抗癌、抗病毒、抗菌等作用的中
文论文,发现果然都是把中药加到细胞培养液中杀死癌细胞、细
菌、病毒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并不去看看正常人体细胞是否也会
被杀死。体外细胞培养需要很苛刻的条件,要杀死它们实在是太
容易了。比如,往培养液中加入酒精,也能杀死癌细胞,难道就
能说明喝酒能够抗癌?不过还真有人用类似的方法证明喝某种名
牌酒不仅不会导致肝硬化,反而能够抑制肝硬化,证据就是它
在体外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用类似的实验,我们也可以证
明食盐、食糖、洗衣粉、泥浆等等无数日常东西都能抗癌、抑制
肝硬化,甚至包治百病。

如果做一个对照实验,发现某种药物在体外对正常细胞无影
响,但能杀死病变细胞,这才算有点说服力,但是仍然不能证明
该药物就真的有效。药物对体外细胞有作用,不等于它在体内也
会有相同的作用——它可能到达不了病变部位,可能会在体内被
代谢成性质完全不同的别的化合物,或者体内的其他物质会抑制
了它的作用,等等。所以还需要用它做临床试验,证明它的确对
人体也会起作用。

那好,我们就找一批患者来,给他们服用药物,发现有些患
者的病情好转甚至痊愈了,是不是就证明了该药物的确有效呢?
并不。许多疾病是不接受任何有效治疗也会自己好转或自愈的,
在“我在服药接受治疗”的心理暗示作用下,自愈效果会更
加显著。

怎么排除这种情形呢?还是要靠设对照,找一批患者做为对
照组,证明药物组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但是,患者有的病情
较轻有的较重,有的体质较好有的较差,如果在分组时把病情轻
的、体质好的分到药物组,就会制造出药物有效的假象。为了避
免出现这种偏差,就要遵循随机化原则,把患者随机地分组,这
样可以确保药物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总体状况相同。

但是,如果对照组的患者知道自己没有在接受治疗,那么心
理暗示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还要让他们吃和试验药物外
观一样的假药,而且不能让他们知道是在吃假药。如果医生、护
士知道哪些患者吃的是假药,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对这些患者
更加忽视,在观察疗效时会不知不觉地往不利的方向做判断,因
此连医生、护士也不能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而只能由第三方掌
握。也就是说,在设计对照组时,还必须遵循双盲(试验对象和
试验者都互不知情)的原则。

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对照,是科学实验的基本功。可惜,在
实际科研中,有太多的科研人员做不到这一点。一个没有合适对
照的实验,并不比一个虚构的实验更可信。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